北京冬奥气象保障创多个首次-凯发k8娱乐官网
来源:凯发k8娱乐官网 发布时间:2022-02-12 09:40:24
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14年白驹过隙,北京的气象预报能力已不能同日而语,气象预报科研能力大幅提升。 在北京冬奥会上,气象预报保障实现了多个国际、 国内首次。
为了做好冬奥会的气象保障,气象预报要做到 “一场一策”, 即一个场馆一个策略, “不同的竞赛项目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跳台滑雪,风速一旦超过4米/秒,就没法比赛了,气象条件非常重要。”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说。
同时, 气象预报还要做到 “一项一策”, 即每一个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比赛项目就需要一个专门策略,因为不同项目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像这次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赛前训练,就因为风的问题推迟了两天才进行。
北京冬奥会期间,气象部门和999急救中心实现了信息共享,为的就是赛场的应急救援保障。比如高山滑雪项目,万一有运动员受伤,有可能需要启动直升机救援服务,而直升机对山区气象条件的要求非常高, “直升机对风切变要求极高,它要悬停在空中,放下缆绳,再把伤员拉上去, 需要非常稳定的气象条件才可以。”因此,在冬奥会赛事期间,气象服务团队与999急救中心可以直接联系,共享气象信息。
冬奥会对气象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对具体格点的预报要求就更高。赛区一线的气象预报员,用 “一天变四季” “百米不同天”来形容赛区天气演变的复杂度。
做细预报精度, 必须有科技支撑。“我们做百米级、 分钟级预报, 最后最细做到了67米的网格。”陈明轩说,对未来24小时的预报可以实现每10分钟更新一次,这是夏奥会当时无法实现的。
这样的精细度,在历届冬奥会上也未曾出现过,在国际上可以说是第一次。往届冬奥会,只做到了500米网格的气象预报,并且仅仅是作为参考。
北京冬奥会还在高精度气象预报中,加入了人工智能算法。团队通过构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进行海量历史观测和预报数据的拟合特征训练,从而获得历史预报的误差特征并构建误差订正模型,通过误差订正模型实现对未来预报的实时 “再订正”。 这也是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技术第一次应用在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还实现了国内首次的冬季山区加密气象观测试验研究。 “这为整个国家山地气象学的研究,包括将来开展一些大型的气象观测试验,都提供了比较好的示范。”陈明轩说。北京日报记者 骆倩雯 张家口日报记者 马国萍
[责任编辑:李雅雯]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