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家自动化燃气锅炉房内,来自赤城县下堡村的司炉工李满穿梭在工作间,认真监看设备日常运行。
52岁的李满在北京从事司炉工已有7个年头,每年除了种地外增加的这份司炉工收入,让他切实感受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喜悦。七年里,无论是维修供热管网、检修供热锅炉,还是充水试压、填写运行记录,每个流程的操作规程他都深谙于心,每个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靠着吃苦耐劳、稳重踏实的性子,李满已然成为行业骨干。
让李满感到舒心的是,现在北京市全部用燃气,和以前烧锅炉又黑又脏的工作环境相比,现在不仅更加轻松,还更干净卫生。李满说,像他这样50来岁的人,没有什么专业文化,工作难找。现在手里的上岗证是经过县就业局正式培训的,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当时拿到证后,县就业局直接联系赤城县驻京商会,帮他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
像李满这样在北京“持证上岗”的人,有一个特定的品牌称号——赤诚供暖人。多年来,“赤诚供暖人”早已被北京供热企业广泛认可。该县每年有组织地输出供暖人达8000余人,遍布北京多家供热企业,占据北京市供热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京“赤诚供暖人”已经形成金字塔就业结构,上到政策制定者,下到基层工人,更有一批优秀的供暖企业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家乡人到北京就业,让那些夏季是农民、冬季是供暖人的家乡劳动力,尤其是脱贫劳动力每个供暖期增加了2万-5万不等的务工收入。日前,“赤诚供暖人”还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
追溯这一品牌的打造,还得从20世纪80年代末讲起。当时赤城县兴起进京务工潮,其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冬时进京为首都保障供暖,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又回乡务农、务工,这个季节性务工群体就被称之为“温暖卫士”的供暖人。1996年,赤城被北京市确定为劳务输出基地县。1998年,赤城县就业服务局加强与北京市劳务部门建立协调对接机制,赤城供暖人员逐渐从自发、零散的集结方式,到后来北京企业前往赤城主动招聘,赤城与北京搭建起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更多的赤城供暖人加入北京供暖一线。
进入21世纪后,烧煤锅炉逐渐被淘汰替换成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工作更轻松,环境也不再“脏乱差”,一批女性供暖人加入供暖行业,出现了夫妻档供暖模式,进一步让赤城供暖人这个团体变得越发温馨稳固。近年来,在北京的赤城籍供暖人已经过万人。
“‘赤诚供暖人’不仅为温暖北京的寒冬贡献力量,也成为赤城县劳动力增收的重要渠道。”赤城县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希望“赤诚供暖人”在服务和传承的路上越走越好。
(记者 左文婷 通讯员 艾涛 王怡宁)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凯发k8娱乐官网的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凯发k8娱乐官网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凯发k8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